自动化的发展简史:
1.自动装置的出现和应用
(1)古代自动装置14至公元前11世纪,中国和巴比伦出现了自动计时装置—刻漏,这是人类第一次生产使用自动化装置。之后在我国和希腊等地区相继出现自动化设备
(2)近代自动装置
17世纪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欧洲相继出现了多种自动化装置。包括B.帕斯卡(Pascal)1642年的加法器;荷兰机械师C.惠根思(Huygens)1657年发明的钟表;E.李(lee)发明的带有风向控制的风磨等。
2.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1)自动调节的广泛应用 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需要,人们开始采用自动调节器或装置,使一些物理量保持在给定值附近
(2)自动调节器的稳定性问题人们在使用已有的调节器时发现系统会发生动荡,这迫使一些数学家从理论上加以研究。麦克斯韦、E.劳思、A.胡而维茨等数学家为其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3)反馈控制和频率法的出现
3.局部自动化时期(20世纪40-50年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防空火力控制系统和飞机自动导航系统等军事技术问题,各国科学家设计出各种精密的自动调节装置,开创了防空火力系统和控制这一新的科学领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自动化得到了广泛的
运用。
4.综合自动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
复杂工业、复杂工业过程和航天技术的自动控制问题,都是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但经典的控制理论的直接应用遇到了困难。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机的出现对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之后产生了许多新的成果,如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系统识别、建模与仿真技术;自适应控制和自校正控制器、遥测、遥控和遥感技术;还有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的产生;以及大数据理论的诞生……
自动化专业作为一门技术科学,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自动化21世纪推动时代发展的主力军之一。